太醫創新高,醫材股出頭天

太醫創新高,醫材股出頭天  彭淮南為什麼看好生技產業

文.林宛儀
自台股從低點反彈以來,生技股大漲特漲,目前台股進入盤整階段,但不少生技股仍持續上漲,太醫甚至已創下歷史新高。太醫所屬的醫療器材股未來數年成長潛力不錯,是值得留意的族群。
台股大盤近期在六一○○至六五○○點震盪整理,但生技類股當中的太醫(4126)股價已創下歷史新高,該族群當中不少個股股價漲幅也遠勝於大盤,高達一倍以上的比比皆是,到底生技股是漲真的還是漲假的?
生技股漲很大、漲真的
在政府推出的綠能、生技、醫療照護、精緻農業、觀光及文創等六大新興產業當中,向來對外匯看法相當精準的央行總裁彭淮南,竟然當起了產業研究員,點名最看好生技醫療產業。彭淮南表示,國內發展生技產業除了可創造機會、創造財富,還可以救人,生技產業前景可期。有了彭總裁開金口強力加持,顯然生技股是漲真的的可能性相當高,並非「無基之彈」。
 另外,行政院今年三月啟動「生技起飛計畫」,鎖定製藥、醫療器材領域為主要發展重心,改變過去零星被動申請模式,由國發基金帶頭,由民間與政府資金共同組成生技創投基金,國發基金出資四○%、民間投入六○%,第一期規模五億到一百億元,最後目標是六百億元,預估四年內生技產業產值倍增,十年內達到兆元規模。
生技業者如五鼎(1733)、合世(1781)都表示樂觀其成。由於醫療器材的臨床、認證時間都比製藥快,因此,若生技創投基金以醫療器材為投資標的,可較快達成理想目標。
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的資料顯示,二○○八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產值為二○五七億美元,較二○○七年成長五.九八%,估計二○○九年產值可達二一八二億美元,較二○○八年成長六.○八%。
另外,根據Espicom 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研究報告指出,二○○八年至二○一三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為六.三七%,其中,美國市場受經濟景氣影響,成長趨緩,年複合成長率為四.六四%,低於全球平均值。不過,歐洲及亞太地區,市場成長潛力仍大,年複合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值,是廠商的機會所在。
美國是全球醫療器材最大的消費地區,許多創新醫材是由美國最先研發、最先使用,而這股對於創新醫療器材的龐大需求,也是過往帶動醫療器材產業成長的最大動力。然而,美國陷入經濟不景氣的窘境,對醫療器材的需求成長趨緩,由於美國是台灣醫療器材主要輸出國,對台灣醫材廠商銷售量造成衝擊,必翔(1729)的電動代步車的出口量減少即是實例。
不過,根據Forst & Sullivan的研究顯示,到二○一三年之前,整形外科產品、手術設備、泌尿與透析、神經學設備、化妝美容設備與內視鏡系統等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需求,年複合成長率將高達一○%以上,相關廠商仍可持續受惠。
近年來由於開發中國家,如中國大陸、印度、墨西哥及巴西等,其經濟成長突飛猛進,醫療支出占國民所得的比例也逐漸提升,醫療人口市場也相當龐大,且這些地區的醫療體系大多尚未成熟,由於台灣醫療器材具有高品質、低價格的特性,在新興市場應有相當不錯的競爭優勢。
至於在國內市場的機會,隨著人口持續高齡化,國民經濟水準增加,對於醫療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,醫療保健需求與整體市場將維持穩定成長,包括醫學美容、居家照護與保健的相關產品如血糖計、血壓計、行動輔具及腎透析甚至遠距生理監測等,都是未來市場量大且成長率高的產品。
醫院用醫材成長動能大
目前台灣醫療器材產業,是由電動代步車、血壓計、體溫計、隱形眼鏡、血糖計及血糖試片等產品創造主要收益,占全球產值比重僅有○.六%。工研院IEK表示,居家型醫療器材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,成長動能趨緩,醫院用醫療器材將成為醫材出口成長的主要動能。
居家型醫療器材包括輪椅、代步車、血壓計、體溫計等,而醫院用醫療器材包括牙科、眼科與骨科儀器設備、手術器械、骨科、牙科彌補物、手套、注射器與導管等。
因此,包括必翔、喬山(1736)、合世、百略(4103)、優盛(4121)等產銷居家型醫療器材的廠商,業績成長動能將受到壓抑;而東貿(4104)、雃博(4106)、邦特(4107)、太醫、聯合(4129)、晶宇(4131)等產銷醫院用醫療器材的廠商,業績成長動能相對較佳。
其中,東貿營運主攻洗腎器材,醫學美容相關產品是由子公司曜亞國際負責。二○○七年有大筆處分持股利益入帳,每股純益高達一五.一元,而二○○八年因少了大筆處分持股利益,獲利大減逾八成,每股純益僅有二.九二元。今年第一季接單利潤較低,加上曜亞國際等轉投資公司貢獻的業外收益較少,獲利不及去年同期,每股純益約○.八三元。不過,本業血液透析產品與外科耗材銷售仍將穩定成長,未來展望尚不錯。
東貿近期股價相當強勢,短、中、長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,九日KD及九周KD也都呈現黃金交叉,初步壓力在六四至六八元,下檔初步支撐在五○元左右。
邦特營運主攻洗腎耗材,目前與全球最大洗腎設備廠FMC維持密切合作關係,以自有品牌BIOTEQ行銷國際,二○○八年本業獲利創下歷史新高,但因業外收益較少,盈利較二○○七年衰退超過五成,每股純益僅約二.二五元。
太醫股價創歷史新高
邦特今年第一季受惠於高利潤產品出貨比重提升,本業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,但因無大筆什項收入入帳,盈利衰退逾四成。由於今年來自歐洲的轉單效應擴大,又在南美洲成功開拓新客戶,訂單能見度長達半年以上,在配合新廠產能開出、TPU導管新客戶加入,以及診斷用血管攝影導管也開始貢獻業績下,今年營運成長動能不錯,本業獲利將再創歷史新高。
邦特近兩個月股價在二六元至三三元呈現大箱型區間整理的情況,近期成交量明顯縮小,若能夠帶量突破三○元整數關卡,股價就很有機會越過前波高點三三.三元。
股票市場流傳著一句話:「股市只有錦上添花,沒有雪中送炭。」營運主攻醫療耗材、醫療儀器、醫建工程的太醫,股價自二○○八年十月底的十七.四元起漲,股價在大漲了兩倍後,仍持續上漲,並已創下掛牌以來的歷史新高價,短、中、長期均線皆上揚呈現多頭排列,九周KD也呈現黃金交叉,是市場眾所矚目的焦點。
太醫去年獲利創下歷史新高,但今年第一季稅後虧損三七一萬元,股價還能有如此亮眼的表現,若在財報公告後看到它業績跟不上股價就去放空,那就落得軋到天上的下場,究竟太醫大漲是在反映什麼利多?
太醫今年第一季虧損是因為提列金融負債評價損失近五千萬元,又負擔利息費用及匯兌損失,本業獲利其實是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五成。第二季有振興醫院的標案入帳,加上耗材訂單量增加,營收將有挑戰歷史新高的機會。由於醫療儀器今年出貨量將大幅成長,加上與既有客戶開發的改版新產品客戶接受度高,下半年營運展望樂觀,意即今年本業獲利將再創歷史新高,也難怪股價持續大漲。
五鼎獲利表現搶眼
五鼎的主要產品是血糖測試儀及血糖測試片,各占營收比重約八成、一成多。主要客戶包括Bayer、Arkray、Medicare等,各占營收比重三六%、二八%、一八%。其中,Bayer及Arkray是全球前五大血糖監測系統廠商。
五鼎今年第一季淡季不淡,營收達二.九四億元,逼近旺季水準,加上台幣兌美元貶值,產品毛利率提升,又有匯兌收益入帳,盈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約一倍。
五鼎今年四月營收達一.二億元,五月營收達一.二七億元,若以六月營收一.二億元計算,第二季營收可達三.六七億元,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。展望全年,五鼎出貨給大客戶Bayer的血糖測試機接單狀況優於預期,而銷售給Arkray、Medicare的產品也將穩健成長,公司也計畫推出新款血糖測試儀來打入美國的大賣場通路,對今年營運展望樂觀。
估計五鼎今年盈利將可創下歷史新高,達五億元左右,以除權息後股本計算,每股純益可達五.二元,以近期股價計算本益比約十一倍,低於往年平均本益比十三至十四倍的水準,逢低值得留意。

國內醫療器材公司業績一覽表
代號 公司 主要產品 近年EPS 09Q1EPS 比去年同期成長(%) 09Q1每股淨值
06年 07年 08年
1565 精 華 拋棄式隱形眼鏡 8.12 10.57 11.17 2.76 7.8 40.59
1729 必 翔 電動代步車 3 1.86 1.17 0.02 0 14.86
1733 五 鼎 血糖測試儀、測試片 4.1 4.85 3.42 0.87 45 16.22
1736 喬 山 健身器材 11.01 3 0.01 -0.92 盈轉虧 25.95
1781 合 世 電子血壓計 -2.56 0.51 -1.57 -0.18 持續虧損 7.84
1784 訊 聯 臍帶血儲存 0.69 1.98 1.83 0.78 4 20.09
3218 大學光 雷射近視矯正手術 1.93 1.52 -0.72 0.02 -94.4 13.47
3266 弘如洋 代理醫療器材、藥品 1.51 0 0.02 0.01 87.5 11.82
4103 百 略 電子血壓計、體溫計 3.39 3.79 3.73 0.34 52.11 21.2
4104 東 貿 洗腎器材、美容醫療 3.67 15.1 2.92 0.82 -24 43.53
4106 雃 博 醫療用氣墊床 0.81 2.33 2.34 0.61 45.24 17.67
4107 邦 特 洗腎耗材 0.94 4.07 2.25 0.38 -51.9 16.12
4111 濟 生 洗腎相關耗材 0.68 0.5 0.63 0.27 145.45 16.61
4121 優 盛 電子血壓計 0.67 1.95 -0.63 -0.08 盈轉虧 15.03
4126 太 醫 醫療耗材、醫建工程 1.91 2.8 2.73 -0.07 盈轉虧 15.45
4129 聯 合 人工關節 0.03 -0.8 -2.17 0.32 虧轉盈 12.7
4131 晶 宇 生物晶片 -1.58 -0.33 0 -0.15 持續虧損 7
本篇發表於 理財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